<span id="tvnh9"></span>
      <address id="tvnh9"></address>

      <noframes id="tvnh9"><listing id="tvnh9"><listing id="tvnh9"></listing></listing><noframes id="tvnh9"><address id="tvnh9"><listing id="tvnh9"></listing></address>

        <noframes id="tvnh9">
      <form id="tvnh9"><nobr id="tvnh9"></nobr></form>
      <address id="tvnh9"></address>

      <noframes id="tvnh9">
      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奮力開創鄰水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2023-01-19 09:50 來源:廣安日報 瀏覽量: 【字體: 分享到:


      俯瞰鄰水縣城。

      1月12日,鄰水縣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聽取鄰水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該報告客觀全面總結了2022年工作,明確了2023年工作安排。

      過去一年,是鄰水極具挑戰、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負重奮進、勇毅前行的一年。這一年,我們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以超常之舉、超常之為應對超常挑戰,在多重壓力和空前考驗中,盡最大努力推動全縣經濟加快恢復、企穩回升。

      ——面對來勢洶洶的“5·9”疫情,全縣上下聞令而動、盡銳出戰,打贏了一場驚心動魄、艱苦卓絕的疫情防控阻擊戰。

      ——面對異常嚴峻的下行壓力,全縣上下逆風奔跑、攻堅破難,打響了一場穩住大盤、穩定預期的恢復發展攻堅戰。

      ——面對百年難遇的極端高溫,全縣上下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打好了一場風險疊加、困難交織的民生安全保衛戰。

      回顧2022

      一年來,我們遇到的困難比預料的多、挑戰比預想的大,各個領域、各條戰線按照“講政治、抓發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總思路,在承壓中前行、在拼搏中篤行,主要抓好了四個方面工作。

      一、緊緊圍繞喜迎黨的二十大這一主題主線,高舉偉大旗幟,自身建設更加嚴實過硬

      ●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與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貫通起來,精心組織宣傳宣講,對標對表付諸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堅持把法治建設貫穿始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出臺法治鄰水建設規劃、法治政府建設規劃,集體審議通過260個重大決策事項,高質量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71件、政協委員提案310件。

      ●堅持把作風建設抓常抓細,扎實開展加強干部執行力建設暨作風整肅,深化“窗口腐敗”“窗口作風”專項整治,集中整治273件“群眾最不滿意的事”,開展政府督查85次。

      二、牢牢把握“穩”和“拼”兩大工作基調,頂住下行壓力,經濟發展加快恢復重振

      ●以超強舉措穩大盤。加力紓困解難穩企業,出臺鄰水縣加快經濟恢復20條,減稅降費4.4億元、緩交稅費5915萬元,全縣各項貸款余額205.88億元;攻堅轉企升規保支撐,出臺“轉企升規”財政激勵獎補辦法,新培育“個轉企”82戶、“四上”企業49戶,新增市場主體5497戶,新注冊民營企業784戶,增長10.7%;持續優化環境提效能,推出“小鄰通”政務服務品牌,創新推出“碼上查詢馬上辦”,在全市率先建成投運“不見面開標”全流程線上交易系統,241項縣級可辦事項實現川渝通辦,成功創建四川省“川渝通辦”優質窗口。

      ●以超強韌勁拼經濟。40個項目納入國家專項債券項目、總投資139.2億元,開工建設四川綠投等項目39個,100個省市縣重點項目超進度31.8個百分點,新引進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6個,到位國內省外資金84.8億元;建成高標準農田4.52萬畝、優質糧油基地34.2萬畝,預計全年糧食總產量達47.2萬噸、出欄生豬84.9萬頭;廣安高新區成功創建為省級綠色園區,川渝高竹新區鄰水裝備制造產業園區納入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安協同改革先行區片區之一,外貿進出口增長37.7%,棕閣山生態度假區創建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聯合渝北建成全國首個跨省域稅費征管服務中心,G65包茂高速高竹互通、南北大道三期達到通車條件;落地實施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28個重點項目,啟動建設東部未來城、西部商貿城和舊城有機更新一期項目,竣工世行貸款1號道路,改造老舊小區3700余戶,交付棚戶區改造安置房1398套,豐禾鎮獲評首批“省級百強中心鎮”。

      三、孜孜以求錨定民生福祉三個主攻方向,順應群眾期盼,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

      ●全力保障兜底性民生。累計保障困難群眾6.18萬人,發放困難群眾生活補助等資金1.8億元,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健全“1+45”有效銜接政策保障體系,下達銜接資金1.48億元、精準實施項目179個,實現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穩定就業24869人,成功通過全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后評估。

      ●致力改善基礎性民生。投入資金18.1億元,高質量完成省市縣60項民生實事,新增城鎮就業7886人,成功創建第二批四川省返鄉入鄉創業示范縣,竣工投用全市首家縣級特困失能照護中心,打造“兒童之家”示范點45個。

      ●大力發展普惠性民生??h人民醫院住院綜合樓等6個項目竣工投用,建成投用義務教育學校1所、公辦幼兒園3所,鄰水川劇等3個項目列入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鄰水運動員在省第十四屆運動會斬獲12金15銀13銅、創歷史最佳成績。

      四、步步為營構筑安全發展四重堅實屏障,處處嚴防死守,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織密疫情防控防線。儲備集中隔離場所28個、房間4167間,單檢能力達到7.1萬管/天,升級改造1個亞定點醫院、床位1050間,構建新冠肺炎分級診療體系,加快推進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疫苗接種。

      ●筑牢安全風險底線。嚴格落實國務院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持續推進2個專題、20個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建成15個森林防火標準化固定檢查哨,高質量承辦全市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演練,食品安全群眾滿意度提升至86%。

      ●守好生態保護紅線。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100%,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森林覆蓋率維持在36.17%,全縣空氣質量優良率93.4%,連續三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樹立社會治理高線。建成“智慧安防小區”182個,高灘鎮余家坪村創建為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圓滿完成各級兩會、北京冬(殘)奧會以及黨的二十大等安保維穩工作任務。

      展望2023

      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市委六屆六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把握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總牽引,堅持“講政治、抓發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總思路,落實“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總抓手,深入實施“四大戰略”,堅持“加壓奮進、量質齊升、聚力成勢”工作取向,按照縣委“1234”生產力空間布局和“1136”工作思路,細化落實縣委十四屆六次全會暨縣委經濟工作會的安排部署,推動重慶都市圈新型衛星城建設加快成勢見效。

      主要預期目標

      充分考慮各種變量,兼顧需要和可能,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5%、7.5%,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6%以內,生態環保、節能降耗完成上級下達的目標任務,具體工作中爭取實現更好的結果。

      圍繞以上目標,重點做好以下九個方面工作:

      一、以更高站位推動同城融圈,全力加快建設新型衛星城

      ●推動交通建設提速升級。打好交通建設大會戰,新開工S202石滓至大竹界、G42滬蓉高速東互通、S406二期二標段、S316柑子至興仁段、S208子中至御臨段,加快建設東環線一期等重點項目,建成投用北互通及連接線、華鎣山東麓旅游產業大道等項目;統籌推進自然村通硬化路工程、撤并建制村暢通工程和安防工程,打造幸福美麗鄉村路60公里,改建農村公路50公里。

      ●推動平臺建設提速成勢。全力抓好川渝高竹新區建設,推動11個存量項目全面開工、12個在建項目竣工投產,竣工南北大道三期、G65包茂高速高竹互通、重慶路二期等道路附屬設施;加快推進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建設,高質量籌辦第六次黨政聯席會議,促成更多合作項目;深度參與合廣長協同發展示范區建設,力爭在交通物流、創新協同、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合作取得重大突破。

      ●推動城市建設提速提質。堅定“東擴西延南進北拓中優”工作思路,開工建設東部未來城公園、西部商貿城等項目,加快推進舊城有機更新(一期),開工建設二期工程;新改造老舊小區4079戶,啟動建設銀鼎山公園等公共停車場項目,有序推進城市干道修整、黑化、綠化、美化、亮化。

      二、以更強力度擴大有效投資,奮力跑出項目攻堅加速度

      ●以超前眼光謀爭項目。緊跟重大戰略謀項目,保持儲備項目規模在2000億元以上;緊扣重大政策謀項目,力爭到位上級各類資金55億元以上;緊盯重大資金謀項目,力爭基金收入13億元以上。

      ●以拼搶勁頭推進項目。推動17個億元項目加快開工,推動100個省市縣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0億元以上,全域發力推動項目建設提速增效,力爭每月入庫25億元以上。

      ●以攻堅態勢招引項目。深入開展招商引資“三大行動”,實施“二產補鏈強鏈”和“一產建鏈延鏈”行動,力爭引進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5個,推動精工鋼構等3類500強企業入駐鄰水,推動三次產業大發展大提升。

      三、以更優路徑挺起大縣脊梁,傾力打造工業經濟硬支撐

      ●深耕廣安高新區“主戰場”。加快推動廣安高新區擴區升位,以東部未來城為引領,推動一批龍頭企業入駐;以提升產業功能為核心,以完善基礎設施為支撐,加大“親商助企”“暖企惠企”和“紓困解難”力度,打造200億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爭創國家小型微型創業創新示范基地。

      ●做大主導產業鏈“生態圈”。圍繞“231”現代工業產業體系,重點發展汽摩制造,構建從傳統向智能、從零部件向整車發展的全產業鏈生態圈,力爭摩托車年產10萬臺以上,裝備制造產值突破200億元;建立重點工業和技術改造項目庫,開工建設凱慧汽車等項目14個,加快建設西部模具城等項目7個,竣工投產華申等項目17個,完成工業技改投資14億元以上。

      ●培植骨干企業群“壓艙石”。深入實施企業梯度培育和制造業企業“貢嘎培優”行動計劃,引導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力爭培育汽車產業龍頭企業3戶、納稅大戶26戶,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5戶、新培育規上工業企業10戶以上、保持規企總量領跑全市。

      四、以更快節奏釋放內需潛力,著力培育市場消費增長點

      ●提振市場消費信心。打造現代生活館、富全美食天街等夜間消費集聚區,推動汽車、家電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5%以上,開展“明月山臻品博覽會”等特色促銷活動,積極發展網紅經濟、社區商業等新興消費,培育億元級電商直播基地1個,網銷“鄰字號”產品2億元以上。

      ●激發商貿物流活力。完善現代商貿流通服務體系,完成建新、西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新培育“兩上”企業20戶以上,服務業增加值增長7.5%以上;積極穩外資穩外貿,力爭外貿進出口5億元以上、增長10%以上,爭創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提升文旅產業品質。提檔升級五華山、天意谷景區,加快建設讓水湖旅游度假區、棕閣山生態度假區、太陽坪康養旅游度假區,全力推動泥漢坪旅游景區、云頂寨等項目建設,辦好“巴蜀風韻·橙意鄰水”等系列節會活動,完善智慧旅游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1.2億元以上。

      五、以更深層次實施鄉村振興,助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深化環線建設促進產業興旺。圍繞鄰西南環線、鄰東環線、鄰西北環線、鄰東南環線、鄰東北環線布局產業,嚴格落實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4.3萬畝,優化布局20萬畝更高水平糧油基地,力爭糧食總產量穩定在47萬噸以上,復種蔬菜面積22萬畝以上,生豬出欄86萬頭以上,一產業增加值增長4%以上。

      ●優化人居環境促進生態宜居。接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三大革命”,實施農村“廁污共治”工程,實現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5%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覆蓋率100%;完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持續推進鄉風文明“一榜兩評”行動,實施中心鎮“六大提升工程”,推動高灘鎮獲批“省級百強中心鎮”。

      ●強化監測幫扶促進成果鞏固。健全完善防返貧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工作機制,推動脫貧人口持續增收,開展村集體經濟“百萬示范”“十萬引領”行動,創建省級鄉村振興先進鎮1個、示范村5個。

      六、以更高標準深化改革開放,聚力激活縣域發展動力源

      ●打造優質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建立“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工作機制,深化“證照分離”改革,開展市場準入“一業一證”改革試點,堅決整治違法違規行為。

      ●打造集成改革樣板。有序推進7大領域42項縣域集成改革試點任務,全面落實26項省級支持事項,推動縣屬國企開展AA信用評級,加快推進高灘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積極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引導金融機構健全機制。

      ●打造區域創新高地。加快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完成科創中心建設,深化智興天府專家智力服務“廳縣合作”,爭創省級人才工作先行區、省級創新型縣,力爭高新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80億元。

      七、以更深情懷增進民生福祉,竭力滿足人民群眾新期盼

      ●在就業服務上更用心。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困難群體就業扶持計劃和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保障計劃,推動產業、就業、創業“三業”聯動,新增城鎮就業7100人以上。

      ●在社會保障上更暖心。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完成城鄉居民參保71.47萬人;推動渝鄰醫?;ネɑフJ,優化分層分類城鄉低保、社會救助體系,強化“一老一小”服務保障,做好退役軍人保障和優撫安置,實現省級雙擁模范縣創建工作“三連冠”。

      ●在社會事業上更貼心。擴容提質教育事業,爭創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奮力開拓文體事業,扎實開展四大“鄰”字號大型群眾文化活動;優化醫療資源供給,爭創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

      八、以更嚴要求筑牢生態屏障,致力培塑綠水青山高顏值

      ●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積極踐行“兩山”理念,全力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完善跨區域流域綜合治理、信息共享、應急處置機制,有序推進中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交辦問題整改銷號。

      ●持續打好生態環境保衛戰。加強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落實長江十年禁漁,實施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10.3萬畝,深入推進河湖“四亂”整治,抓好河庫岸線生態區保護與修復,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持續打好低碳發展持久戰。踐行綠色低碳理念,落實綠色稅制,嚴控“兩高”項目盲目上馬,力爭廣安高新區創建四川省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推動工業綠色低碳生態發展。

      九、以更實舉措統籌發展安全,合力筑牢安全穩定厚底板

      ●提升風險防范水平。強化政府債務風險管控,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妥善化解房地產領域風險,完善重大風險防范化解體系,加強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精準實施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措施,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回頭看”,完善縣應急指揮平臺和縣應急救援訓練基地功能,全面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深入實施“八五”普法規劃。做好信訪工作,健全矛盾糾紛“一站式”多元化解機制,全面推進“智慧矯正”工作,深入推進省級城鄉社區治理試點工作,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鄰水融媒 甘子怡/文 劉偉/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稿件:
      上一篇
      下一篇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法律聲明

      廣安市人民政府 www.udoloan.net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Reserved
      網站標識碼: 5116000002
      主辦單位:廣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聯系電話:0826-2343100
      蜀ICP備18036616號-1
      川公網安備 51160202511682號

      網站支持IPv6
      最新无码免费无线观看在线视频

          <span id="tvnh9"></span>
          <address id="tvnh9"></address>

          <noframes id="tvnh9"><listing id="tvnh9"><listing id="tvnh9"></listing></listing><noframes id="tvnh9"><address id="tvnh9"><listing id="tvnh9"></listing></address>

            <noframes id="tvnh9">
          <form id="tvnh9"><nobr id="tvnh9"></nobr></form>
          <address id="tvnh9"></address>

          <noframes id="tvnh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