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tvnh9"></span>
      <address id="tvnh9"></address>

      <noframes id="tvnh9"><listing id="tvnh9"><listing id="tvnh9"></listing></listing><noframes id="tvnh9"><address id="tvnh9"><listing id="tvnh9"></listing></address>

        <noframes id="tvnh9">
      <form id="tvnh9"><nobr id="tvnh9"></nobr></form>
      <address id="tvnh9"></address>

      <noframes id="tvnh9">
      邁步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廣安區描繪未來發展藍圖譜寫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2023-01-10 08:59 來源:廣安日報 瀏覽量: 【字體: 分享到:

      1月9日,廣安區委六屆五次全會暨區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大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市委六屆六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總結回顧2022年工作,分析新形勢、把握新使命、落實新任務,在新的征程上奮力譜寫廣安區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2022年工作怎么看

      一、政治建設更加有力。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專題培訓班60余場次,組織區級黨員領導帶頭深入基層宣講50余場次。開展新提任科級領導干部黨性教育和政治能力培訓30余場次。

      二、經濟發展穩步復蘇。制定出臺穩經濟30條等系列政策措施。成功爭取非普惠性政策8項、中省支持項目280個,到位資金35.7億元,發行政府新增專項債券16.7億元;全年簽約產業項目225個,協議資金45.2億元;新開工重點項目61個,竣工重點項目52個。

      三、產業培育加快起勢。持續壯大潯廣產業園、愛眾新能源智慧產業園工業承載平臺。全面啟動文廟片區綜合開發,開工建設現代服務業產業園二期,吾悅廣場開業運營,潯棲江南二期建成投運,新培育“兩上”企業39戶。做優做強“2+5”現代農業,集中整治撂荒地1.7萬畝,新建高標準農田8萬畝,完成糧食播種面積83.4萬畝,實現糧食產量32.7萬噸。

      四、城鄉建設有序推進。完成“三區三線”劃定啟用。加快官盛新區開發,完成“18+5”平方公里規劃區域內城市設計。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完成186個老舊小區和15個城區農貿市場改造。啟動2400余戶“五類農房”改造,完成2000戶農村“廁污共治”,花橋鎮創建為首批省級百強中心鎮,廣安區創建為全省鄉村振興先進縣。

      五、民生福祉不斷增進。開展脫貧村“三提升”和促進脫貧人口增收致富行動。高質量完成省、市、區定民生實事69項。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98.8%,城鎮登記失業率3.4%。推進6所城區學校提質改造,新建公辦幼兒園5所。新增167家醫藥機構接入跨省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國家平臺。新(改)建農村公路、美麗鄉村旅游路等179.4公里,納入全省第二批鄉村水務示范縣建設。順利通過全國文明城市年度復評,成功創建“四川省曲藝之鄉”。

      六、安全底線扎緊筑牢。因時因需調整疫情防控政策??茖W組織農業抗旱、居民保供。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扎實推進平安廣安建設。統籌抓好安全生產、森林防滅火、防汛減災等各項工作。

      七、改革開放持續深化。順利完成協興園區管理體制調整,農村綜合性改革“四聯”“四改”等經驗做法得到財政部四川監管局認可。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區域合作和東西部協作。

      八、黨的建設全面加強。扎實抓好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深入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計劃,32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覆蓋掛牌運行。設立4個片區綜合黨委,組建18個鄉村專家服務團,實施13個創新項目,成功申報為全省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試點區。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加強民主政治建設。

      今后工作怎么干

      立足新的歷史起點,廣安區科學審視自身所處的歷史方位,準確把握經濟運行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切實擔負起新時代新征程賦予的歷史使命,奮力開創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未來五年,廣安區的工作思路是: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市第六次黨代會、市委六屆六次全會精神,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全面落實省委“總牽引”“總抓手”“總思路”和市委“四大戰略”,堅定實施同城發展、主城引領、城鄉共興、產業提能“四大行動”,全面融入重慶都市圈,加快建設重慶中心城區同城化先行示范區,打造重慶都市圈北部副中心承載地,努力走出一條把握時代大勢、符合發展規律、體現本地特色、服務戰略全局的現代化之路。

      一、堅定實施“四大行動”,邁步更加有為的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堅定實施“同城發展”行動。聯通重慶促融合。對標重慶補短板。銜接重慶抓配套。服務重慶促發展。

      ——堅定實施“主城引領”行動??钙鹬鞒菗?、發揮主城優勢,推動人口、資源、要素向主城區集聚,構建“一地兩門戶三樣板”新版圖。

      ——堅定實施“城鄉共興”行動。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統籌城鄉融合發展。

      ——堅定實施“產業提能”行動。做大以水電氣裝備制造為主導的現代工業。做活文商旅融合發展的現代服務業。做強“2+5”現代農業。

      二、做實營城興城文章,建設更具魅力的中心城市

      (一)做靚官盛新區。高標準完成“18+5”平方公里新區控制性詳規編制,推進官盛湖片區、五方片區開發。發展生活性、生產性服務業和現代工業,打造“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產城融合樣板區。

      (二)做優城北老城區。完成城北老城區城市提質5大類13個項目建設。新(改)建北辰湖公園、紫金山公園等4個城市公園,建成城北體育場等4個地下停車場。修繕文廟、白塔、西南山莊等歷史文物和建筑群落。

      (三)做活協興片區。以迎接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為契機,整體提質鄧小平故里景區,完成小平故里路修繕提升工程、牌坊新村等4個新村提質工程。

      三、抓牢鄉村振興重點,繪制更富活力的鄉村畫卷

      (一)保障糧食安全。持續推進“五良”融合,建成25萬畝優質糧油基地,高效實施黃桷水庫、亭子口灌區一期廣安區段等重大水利工程項目。

      (二)建設和美鄉村。完成2個全域鄉村振興試點示范鎮、2個鄉村振興試點示范片、69個鄉村振興試點示范村建設。

      (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統籌推進35個脫貧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三提升”。

      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釋放更加強勁的趕超動能

      (一)振興發展現代工業。開發建設官盛新區5平方公里工業園區。持續做大潯廣產業園、愛眾新能源智慧產業園2個工業承載平臺。每年新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以上、小微企業20家以上。

      (二)集聚發展現代服務業。建成“一品天下·廣安里”,豐富加德天街、吾悅廣場等商業綜合體業態,提檔升級濱江商圈、龍馬商圈等城市商圈,提質改造北街等傳統商業街。完成現代服務業產業園二期、三期建設,形成企業100家以上、年稅收1億元以上的現代服務業集群。

      (三)高效發展現代農業。鞏固發展“2+5”現代農業產業,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2個。新引進培育農業龍頭企業10家、家庭農場250個,培養高素質農民1000人。大力發展數字農業,爭創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農業發展綜合效益。

      (四)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為項目建設、企業引育、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深化開放合作,打造成渝地區開放合作前沿陣地。持續深化東西部協作,打造東西部協作示范樣板。

      五、強化民生福祉保障,創造更高水平的幸福生活

      (一)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扎實推進城區學校改造提升三年行動,推進農村學校標準化建設。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大力提升教育質量。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優質全面發展。加強與重慶中心城區優質學校教育教學合作。

      (二)推進健康廣安建設。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推動區人民醫院建成省、市級重點???,創成三甲綜合醫院。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量。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做好省第十五屆運動會承辦工作。

      (三)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積極搭建勞動力供需平臺。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穩步提高社保和醫保參保率。加快“一老一小”照護服務體系建設。優化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

      六、兜牢風險防控底線,構建更可持續的發展環境

      (一)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嚴控政府性債務風險和隱性債務風險。深化平安廣安、法治廣安建設。

      (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準入制度,加快實施重點產業能效提升行動。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三)提升公共安全水平。常態抓好道路交通、建筑工地、消防安全、防汛減災、森林防滅火、食品藥品等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健全完善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綜合監測預警和應急響應機制。

      (四)深化城鄉基層治理。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抓好城市基層治理。加強農村基層治理。

      七、縱深推進從嚴治黨,營造更加良好的政治生態

      (一)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定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計劃,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常態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肅黨內政治生活。

      (二)全面加強宣傳思想工作。推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實。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質效。大力發展文化事業。

      (三)扎實抓好基層黨建和干部隊伍建設。深化“小平故里紅”黨建示范行動。配強經濟部門班子,優化鄉鎮黨政班子。大力實施“紅色薪火”工程。深入實施“小平故里英才計劃”“賨州春雨計劃”等,全力打造良好人才生態。

      (四)縱深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深化糾治“四風”。加強審計監督,抓實巡視巡察反饋問題和審計發現問題整改。落實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支持保護大膽創新、勇于擔責的干部。

      (五)匯聚團結干事強大合力。支持人大、政協依照法律和章程開展工作,推動“一府一委兩院”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堅持黨管武裝,加強退役軍人保障服務。完善大統戰格局,廣泛凝聚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合力。(廣安區融媒 張國盛 整理)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稿件:
      上一篇
      下一篇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法律聲明

      廣安市人民政府 www.udoloan.net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Reserved
      網站標識碼: 5116000002
      主辦單位:廣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聯系電話:0826-2343100
      蜀ICP備18036616號-1
      川公網安備 51160202511682號

      網站支持IPv6
      最新无码免费无线观看在线视频

          <span id="tvnh9"></span>
          <address id="tvnh9"></address>

          <noframes id="tvnh9"><listing id="tvnh9"><listing id="tvnh9"></listing></listing><noframes id="tvnh9"><address id="tvnh9"><listing id="tvnh9"></listing></address>

            <noframes id="tvnh9">
          <form id="tvnh9"><nobr id="tvnh9"></nobr></form>
          <address id="tvnh9"></address>

          <noframes id="tvnh9">